1核心提示

武汉,罕见一幕!这座国家中心城市,公开催债,财政

2发布时间

时间:2023-07-05   浏览122
发布人:一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3资讯详情

 

不过,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地方财政压力的问题,确实正在变得越来越普遍。

未来会不会有更多的地方政府、企业登报催债一幕出现?

去年7月,河南商城县城市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就在信阳晚报刊登债权资产催收公告,曝光了客户的欠债金额,其中涉及信阳市商城县10个乡镇政府。

当然,不管具体目的是什么,公开登报来催债,还是比较少见。

不过,在地方债务余额上,武汉确实不算低。

有意思的是,在政府向企业催债的另一面,是企业向政府催债。

当然,武汉的债务率并不算最高一档,财政自给率也不低。

当然,上方政策对于地方债务的管束,也早就开始。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就是,近几年地铁的建设门槛不断提高,不少城市的地铁建设规模也遭遇“缩水”。

其中,地方政府债务余额最高的是武汉,占全国地市州政府债务的2.3%。

其余,广州、成都、杭州、西安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也超3000亿元。

文丨西部菌

不过,和大家想象中不一样的是,这则催债公告,更多是为了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与当前的财政压力并没有直接联系。

类似的,包括城市停车位、学校食堂、共享单车等公共资产被拍卖乃至用作质押贷款的现象,实际已在很多地方发生。

如此看来,这一做法似乎更多是财政纪律要求下的例行公事,更像是债务清单的公示。因为这其中的不少债务,大概率是收不回来了。

据媒体报道,广州海珠区财政局、海南文昌市财政局等其他一些地方财政部门也曾公开发文催债。企业资讯网

但此前财政部相关负责人明确表示,“谁家的孩子谁抱走”。也即意味着上方不会随意给地方兜底。这必然要求地方政府在存量债务处理上要自己想办法。

由此带来的一个直接影响是,各个区域、城市的发展状况,很可能继续加剧分化。

从企业向地方政府催债,到地方政府向企业催债,这会不会是新的经济周期下,某种新常态的冰山一角?

02

这两天被热议的一个现象是,贵为九大国家中心城市之一的武汉,在当地的媒体上刊登了一则催债公告。

公告详细列举了259家债务单位名称、借款本金余额(截至2018年底)。

金额则从万余元到上千万不等,总额计3.12亿元。

2022年,受大规模退税减税、疫情反复等影响,同比下降4.7%。

还有一些地方则在积极“自力更生”。

其实,不止是地铁,基本可以预期,随着债务规范更加严格,房地产行业的发展阶段调整等,城市的基建放缓,应该是大概率。

4大家还在看:

0.0025 second(s), 6 Queries